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一条街与一座城的共同仰望

2025-09-13 09:07:00     阅读量:0

9月12日,沈城市民自发前来,迎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在青年大街沿线,市民静立街道两旁,目光望向远方,等待着已漂泊海外七十余载的英雄魂归故里。

感恩先烈实干奋斗

在青年大街文艺路东侧路口,一位身姿挺拔的老人特别突出。她是和平区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第一书记胡静琴。“期待着烈士遗骸回归祖国,感恩先烈们为国家、为民族尊严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们赢得和平,铺就幸福路!”胡静琴说,“今天祖国如此强大,国泰民安,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把祖国守护好、建设好。”

大东区前进街道山梨村党总支书记李龙早早来到青年大街沿线,迎接英雄回家。“这不仅是一场接英雄回家的仪式,这份‘回家’的背后,是国家对英烈的永远铭记,是我们对英雄精神的代代传承!”李龙手中挥舞着鲜艳的国旗,心情无比激动地说:“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正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今天,我们铭记英烈,传承他们‘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力量好好生活、努力奋斗,让英雄的精神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大东区津桥街道铁岭社区党委书记孔艳的眼中噙满泪水,她说:“当年,志愿军战士告别家乡,奔赴前线,用英勇无畏和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英雄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正激励着我们后人,我要把现场感受到的这股力量,传递给咱们社区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起努力为咱们社区建设出力,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现场,4岁半的宋颢恩大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爷爷告诉我,他们是英雄,我们今天来接英雄回家!”小颢恩大声地说。当天,爷爷奶奶带着他早早来到青年大街沿线,祖孙心中涌动着对英雄无限的敬意和感动。爷爷宋艳江告诉记者,他很注重对孙子从小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小颢恩从小就有个梦想,长大了也要像爷爷和爸爸一样,当一名军人保卫祖国。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之情肃立在青年大街路旁。这位75岁的老兵,走遍沈阳的学校、社区、军营,讲述了上千场红色故事。“75年前,志愿军战士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毅然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现场,徐文涛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激动,“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冰天雪地里坚守,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和平生活。”

徐文涛表示:“作为老兵,我要把这份‘不忘’传下去!让孩子们知道,课本里‘最可爱的人’不是遥远的符号;让更多人明白,红色基因不是挂在嘴边的名词,而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担当。”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洋 王晓婷 视频:刘洋拍摄 钟俊东 刘新阳剪辑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