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9”常被用来指代民营经济的贡献率
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
50%以上的税收
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而在成都,长期以来民营经济的贡献率,是“56999”。
数据显示:成都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
50%左右的经济总量
60%以上的税收
90%以上的科技创新
90%以上的城镇就业
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是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这个数字背后,能看到啥?
5月19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内容。也展现了成都助力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提升惠企政策服务质效的关键词:
氛围
在高新区,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以“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联起影视动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锦江区,预计今年7月投运的脑机接口产业大厦,将迎来成都本地以及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多个国内顶尖脑机接口公司入驻,从这里到川大华西医院锦江院区,驾车只要5分钟,到中生科创谷的生产基地,也只要5分钟,一条路,把脑机接口的研发、制造、应用连在了一起。产业发展的“氛围”,直接拉满!
服务
去年底成立的,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已经成为了民营企业在蓉的“娘家人”,是推动民营经济和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门工作机构,上一组数据:今年一季度,该中心累计举办惠企助企活动169场,惠及超5000家企业。从成立到目前,共走访服务企业11.06万户(含工业),线上线下联动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3.37万个,办结3.34万个。累计开展民企服务系列活动280余场,直接惠及企业1万余家。努力将企业的“心愿清单”转化为政府“服务清单”。“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这8个字已成为成都营商环境的新品牌,让企业成长,自在从容。让政务服务,润物无声。
托举
企业“出海”意愿强?政府就带队一起闯!4月下旬,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成都33家企业远赴沙特“淘金”。企业带着“蓉品”亮相,相关部门上台推介,将中国制造重镇的形象展现在沙特政商面前。签约金额达50多亿元,“成都造”出海沙特,首站告捷。强劲的能量在相互“托举”间滋生。
民营企业大胆拼与干、创与闯。营商环境“氛围”正拉满、“服务”正给力、“托举”正强劲。
政企携手拼经济,这大概就是双向奔赴的意义!
新闻链接:四川新闻联播丨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民营经济发展厚植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