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纪,很多人的体检报告上都会出现“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的字眼。近日,有研究显示,只需在日常吃饭上改变一下,采用“16+8”饮食法,4个月就能让肝脏脂肪减少近24%:
这个方法靠谱吗?
“16+8”饮食法
应该如何正确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在8个小时中,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剩下的16个小时不吃任何东西,或者只喝水。有研究发现,这种饮食方法,可以优化代谢健康,适用于单纯肥胖的成年人,或者伴有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前期的人。
“16+8”的饮食方法通过限制进食时间,减少热量摄入,促进脂肪分解,从而减少脂肪堆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赵红:长时间空腹,可以使身体的代谢状态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水平下降,促进胰高血糖素水平增加,使身体处于促进能量分解的状态。这样脂肪分解会加速,脂肪囤积会减少。
16+8”饮食法适合所有人群吗?
专家表示,这样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适当尝试“16+8”饮食法,不仅能够享受美食,还能有效控制体重。同时,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不良指标。但是这个饮食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这种饮食方法并不适合孕妇、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或有进食障碍,比如厌食症、暴食症的人,也不适合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年人如果合并有低血压、低血糖,患有慢性病如肝肾功能异常、胃溃疡等,也不适合。
脂肪肝是全身性疾病的“报警信号”?
目前,脂肪肝不再是“中年发福”的附属品,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也因不良生活习惯而患病。
专家表示,脂肪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危害巨大。脂肪肝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极强的隐匿性。
脂肪肝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赵红:这个时候就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身体代谢情况。因为脂肪肝的患者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概率是要明显增加的。出现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我们要积极进行降脂、降糖、降压治疗。这样生活方式改变,再加上风险因素控制,不仅可以使脂肪肝获得好转,而且也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
规避脂肪肝的认知误区
“16+8”饮食法的8小时,可以无节制进食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重大误区。我们在进行“16+8”饮食法的时候,一个前提是要做好总量控制,而不是说在8个小时之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种集中在8小时内的过量饮食,是对健康不利的,同时也达不到改善代谢和减重的效果。
有脂肪肝但身体无任何症状,可以不用管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赵红:这种说法错误。需要看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合并一些高危因素。再看脂肪肝的时间、进展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全面评估。
(总台央视记者 孙金燕 曹宇 郝亮 陈嘉昆)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