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参展企业正通过对自身产销布局的调整,来应对外贸业务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线下展在广州落幕。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创新高。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广交会同比(下同)增长17.3%。新老采购商踊跃参会,到会人数分别达171,750人、117,188人,分别增长14.6%、21.4%。
记者留意到,新兴市场仍是广交会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87,450人,增长17.4%,占比达64.9%。金砖国家采购商72,417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64,808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51,862人,增长3.4%。共有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7.6%。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
同时,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持续增长。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是拉动成交增长的重要引擎,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摄影/宋婕
第一财经记者在广交会走访时发现,不少参展企业通过对自身产销布局的调整,来应对外贸业务可能面对的风险。其中,开拓内销市场成为部分参展企业正在尝试的工作。
上海百适乐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区域销售副总裁金足告诉第一财经,近年来他们也在尝试开拓内销市场。就充气式运动休闲产品而言,国内市场需求量在变大,但消费者的付费意愿尚未足够强,这一品类还需要一个市场教育的过程。
金足告诉记者,就当前来看,与新能源车企展开合作成为了他们较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如今,车企会做一些汽车配件,如在汽车中设置充气床垫等户外用品。就品牌的整体业务而言,这一业务领域占比暂不算大,争取在未来能慢慢做起来。
面对着外贸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参展企业在调整自身产能布局有了更多的思考。北京泰宇博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参展代表告诉第一财经,他们生产的印刷气球销往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他们曾考虑将产能配置到东南亚等国,最后还是认为国际贸易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今年,他们选择在江苏新建工厂,新厂的生产线更为智能化,很多生产设施包含他们自己的生产专利,生产线对人力的需求更少。新厂的产能是老厂的5倍,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厂的一条生产线一天只能生产100万只气球。新厂的一条生产线一天能生产200万至250万只气球。对比而言,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生产成本能降低30%~40%。新厂生产的产品会供应给欧美市场,同时面向价格敏感度更高的新兴市场也能更有竞争力。
在谈到美国“对等关税”对外贸业务的影响时,该负责人表示,就玩具等轻工业产品而言,美国和欧洲一直是其最主要的目标市场,但今年市场不稳定,有可能明年也处在类似状态下。因此来自欧美市场的业务要做,其他市场的份额也要提高。未来他们的目标是面向全球市场,而不仅仅面向美国市场。
金足也表示,按过往情况来看,美国客户当前时段会大批量地谈明年一季度的订单,但现在客户都在观察。
金足所在的公司已在越南开设工厂,未来计划在越南布局更多的产能。他同时表示,欧洲市场更看重品牌,未来公司会尽量在市场营销上多做一点。亚非拉市场对价格敏感度较高,产品销售时就尽量多拼一下价格方面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