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深读|低空经济“卡位战”,中山怎么打?

2025-07-11 08:15:00     阅读量:0

角逐低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最近动作频频。

近日,广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集4000家企业发起低空经济总攻。东莞市发布“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计划年内打造超100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在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之际,中山翠亨新区与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两大头部企业——亿航智能与东部通航与中山翠亨新区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开展“深圳—中山”城际低空商务航线等低空飞行应用。

亿航智能的EH216-S eVTOL在新中山客运口岸上空飞行。受访单位供图

低空经济近两年一直是大湾区各地争相布局的新兴产业,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在各地频繁的动作中,广深珠三极、多地市共舞格局成型。

作为老牌制造业城市,中山近两年同样大力加码低空经济,将其视作带动城市产业转型的一张“王牌”。从产业链条强化到政策赋能,系列布局之下,中山正切入珠江口低空经济“黄金三角”产业链,在这一新赛道中打响自己在大湾区内的“卡位战”。

布局提速

“研发+智造+应用”生态圈成形

低空经济虽新,老牌工业城市并非毫无准备。事实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山凭借扎实的工业基底和城市场景优势,实现了迅速切换赛道。

今天的中山,多处低空研发智造基地拔地而起,御风未来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最是典型。

当前,御风未来成为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当红企业,完成了超2亿元Pre-B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4亿元。而其位于中山市坦洲镇、占地40亩的研发生产基地,便是其开拓大湾区、联动长三角的重要布局——项目涵盖新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研发、生产、试飞等功能,未来还将吸引更多上游零部件制造业和下游低空飞行器应用服务行业入驻。

御风未来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此外,阜沙、板芙、小榄、翠亨新区等多镇街正同步加码低空经济项目。其中,中山阜沙通用机场在今年5月成功获批成为省级航空飞行营地,并正申报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打造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基地;位于板芙镇的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规划建成集“产、学、研、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无人机(装备)全产业链生态智造基地,目前项目一、二期已经封顶。

拥有了进军新赛道的产业“阵地”,中山很快又绘制出了产业规划“蓝图”:

2024年7月,《中山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出台,提出力争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3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打造低空智造特色产业体系。

通过这套“链主项目+载体建设+政策赋能”的组合拳,中山正构建起“研发+制造+应用”低空经济生态圈。

湾区新局

用好临深优势,推动深中优势互补

能够迅速落地多个低空经济项目,离不开中山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放眼大湾区,超万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中山周边更是“众星云集”:

——深圳被誉为“世界无人机之都”,汇聚超1700家无人机企业,拥有大疆、美团无人机、丰翼科技等头部企业,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行业级无人机全球市场占比约50%,消费级达到70%。

——广州作为近年来国内eVTOL和飞行汽车的创新高地,其低空产业涵盖核心零部件、整机研制、运营服务等全链条,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头部企业新动作频出。

——珠海通用航空发展处于全国前列,是国内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拥有 6个通航机场及完整通航产品体系。

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实现与广州、深圳、珠海三大低空经济核心点直连。陆路相通带动了城市间的低空协作,中山近两年与深圳在制造和应用端形成频繁互动,低空经济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一大热门领域。

中山正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中打响自己在大湾区内的“卡位战”。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24年4月,深圳与中山之间率先开通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实现深中跨城配送服务4小时送达。记者从线路运营方深圳丰翼科技获悉,今年第二季度,该条航线累计飞行210小时,飞行距离21866公里,货运量1.426吨,货运量4109票,日均飞行约240公里、承担45票货运。

同样在2024年4月,深圳与中山两地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了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推动两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近日深圳东部通航与中山翠亨新区的最新合作,便是深中在低空经济领域携手的又一成果。

应对挑战

“场景驱动”打造产业新支点

尽管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与深圳互动高频,中山当前低空经济产业的综合实力相比广州、深圳、珠海仍相对薄弱,尤其是在研发端和龙头力量方面,与广深有较大差距。如何在“三核”之间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与“三核”形成良性互动,成为中山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广东诚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时兵认为,中山的低空经济发展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多年积淀。而最近一年得益于深中通道开通,深圳与中山时空距离极大缩短,两地低空经济产业能够更充分地交流互动,中山企业也能够拥有更多机会切入深圳的城市场景开展低空服务。

以此次翠亨新区与东部通航的合作为例,“深圳大中华机场—中山客运港机场”直升机航线首次实现深中两地18分钟低空直达,较陆路交通耗时缩短60%,深中两地由此迈入“十分钟低空通勤圈”时代,为深中两地的低空经济产业协作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中山与珠海的同城化交界处——坦洲镇同样是低空经济的应用高频场景。7月初,坦洲镇大型商超——中业百货签约入驻当地的“风云快送”无人机配送平台。得益于两市交界、人口密集的场景优势,仅仅开通半年多,“风云快送”的停机坪已覆盖坦洲镇多处工业园区、商圈、住宅小区、公园等场景,数十家商家加盟。

可见,“场景驱动”成为中山塑造大湾区低空经济新支点的重要发力方向。作为中山深度参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最前线,中山翠亨新区正加快推进载人航空、无人机物流、低空文旅、政务巡检四大产业方向,打造珠江口西岸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

【观察】

做强低空经济,中山“三极”布局

近两年来,中山兴起的低空经济热潮并非全城一哄而上,而是在重点镇街发力,在市场与政府的联动下,形成了“三极”布局:

坦洲、板芙、小榄共同形成了“制造极”:三镇分别拥有御风未来研发生产基地、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以及粤深湾区智谷等制造业载体,旨在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翠亨新区成为“应用极”:此次与亿航智能、东部通航达成合作意向,让翠亨新区进一步站稳在中山乃至大湾区范围内低空应用最前线的位置。

阜沙镇成为“试飞极”:当地成功新添一处省级航空飞行营地,并正申报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为低空飞行器研发、测试和试飞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中山阜沙通用机场在今年5月成功获批成为省级航空飞行营地。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形成这“三极”,与以上镇街的区位与产业条件密不可分。

翠亨新区位处大湾区核心地带、通过深中通道直联广州、深圳,大湾区内的跨海低空飞行线路几乎绕不开翠亨新区尤其是马鞍岛,使其成为各类低空应用场景的高频覆盖地。

坦洲镇、小榄镇不仅临近其他城市、人口众多,且工业基础扎实,具备传统产业快速切换赛道的产业条件,以及就近开发应用的场景条件。

阜沙镇的省级航空飞行营地远离高楼建筑群,具备大湾区范围内少见的优良空域条件。

从中山全域看,“三极”均衡分布在中山东部、北部和南部,若未来“三极”能够持续提升自身能级,则更有利于向周边镇街辐射,进而带动中山全域在低空经济领域尤其是应用场景上持续开拓与迭代。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雷海泉

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宏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除署名外)

【作者】 陈少宏;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