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
【编者按】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联颁授第十三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
这些跃动在科技前沿、产业一线、广袤田野的青春身影,正以先锋姿态勇立潮头,用奋斗与创新书写时代答卷。
即日起,潮新闻推出“青春π新力量”系列报道,对话筑梦时代的奋斗者,记录勋章背后的热血篇章。
受访者供图
2.5小时压缩到35分钟,看硬核赛霸如何炼成
入职仅两年,她摘得省公司电能计量专业竞赛的桂冠;2016年,凭精湛技艺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更是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届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并最终站上了金奖领奖台……
在公司里,江婷有个响当当的外号“赛霸”。同事们都说,她有一双灵巧麻利的手,装表接线的技艺又快又精,每次代表公司征战各类比赛,都能过关斩将,载誉而归。
但初见江婷,或许难以想象,如此纤瘦的身躯,竟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就像,起初刚被分配到装表接电工种时,她也并不被众人看好。毕竟,剪线、折线、拧螺丝可都是体力活。
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实训时,师父让江婷完成一组简单的接线。望着计量柜里的电能表、终端、联合接线盒、互感器以及挂满的红蓝黄三色电线,握着工具的她心里没底。
这个电气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发现,课本上的电路图和现场实操完全是两回事。
“两个半小时,才手忙脚乱地接完了那套电表。”这样的表现让江婷觉得难堪。
不过,这并未让她产生放弃的想法,反倒是激起了她不服输的劲。“前辈能干好的,我也一定可以。”
那半年,她成了实训室里的“钉子户”。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回家,整天“闭关”练习。
师父看不过去,开始劝说:“装表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急不得。”江婷却较劲了,把每个操作步骤拆解成几十个小动作,用手机录下来反复回放练习改进。
“前一天螺丝拧得太狠,第二天拧个牙膏盖都费劲。”手指磨出水泡,酸痛到张握困难,都是常事。正是这日复一日地钻研,江婷硬是将装表时间从2.5小时压缩到35分钟,工艺横平竖直、分毫不差。
“我是个很纯粹的人,认准的事情都会想方设法做到完美。”比起“赛霸”的名头,江婷更享受钻研技术的快乐。
她觉得自己在专业领域有几分天赋,因而也格外珍视。“要更勤奋,自己才会加速成长。”
没有碧海蓝天,带着121万只中国智能电表扎根印尼
阳光、海浪、沙滩……对大多数人来说,踏上印尼这片土地,往往意味着开启一趟身心愉悦的度假之旅。然而,在印尼一待就是小半年的江婷,每日却身着工装,手持螺丝刀,穿梭在大街小巷与电表打交道。
2023年,受国家电网公司委派,江婷还曾跨越4000多公里山海,参与印尼高级智能计量系统项目建设,把中国全球领先的电力技术应用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国家电网公司16位派出专家之一,江婷是唯一女专家,也是浙江派出的唯一参建人员。
此次出行将长达半年之久,可家中尚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照顾,江婷一度十分矛盾。但四年前参加上合组织职工技能大赛时,其他国家代表对中国电表的赞叹言犹在耳。最终,心中涌动着的民族自豪感,让她抛开顾虑,毅然启程。
受访者供图
印尼是群岛国家,121万只智能电表要穿越马六甲海峡,经爪哇海分散至8个省份,再通过人工作业在7个月内安装上线。江婷所肩负的,正是电表的安装指导和现场物资统筹管理等事宜。
这段“像打仗一样”的经历,江婷仍历历在目。
按照计划,工人们每天要安装上万只表,然而速度却始终上不来,“当地工人仍在用老式表的安装方式,每人一天只能装几只。”于是,江婷连夜编制了图文操作指南,每天奔波在现场,手把手做技术培训。
潮湿炎热的气候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有一次施工队传来电表集体故障的照片,江婷视频指导拆解后发现,成群的蚂蚁正在电路板间筑巢。“后来我们又不断改进表盒的密封装置,一次次试验,才终于解决这种意外烧毁问题。”
“驻守巴厘岛的同事总说海滩落日美得像一幅画,可我一次都没去过。”临行前,江婷脑海中也曾有过不少美好畅想,而在印尼的半年里,她的活动轨迹总是围绕着驻地与施工现场,手机相册里始终缺少一张碧海蓝天的度假照。
当任务提前圆满完成,看到印尼合作方真诚地竖起大拇指点赞时,她内心的自豪盖过了遗憾。“等孩子们大一些,再带他们去看看妈妈装过电表的岛屿,也许更有意义。”
从单兵到盟主,她希望在创新之路上走得更远
以往,居民完成房产交易后,办理电水气过户时,先后要跑房管、电力、水务、燃气等单位,提交身份证明、房产证明等多份材料,全部办完大约需要两周左右时间。工作中,心思细腻的江婷很快察觉到这一流程繁琐低效,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这是江婷秉持的工作宗旨。于是,经过数月的摸索和尝试,她和同事们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起跨部门信息的线下共享和数据线上传递机制,在国内首创“房电水气联动过户”服务新模式,让群众办事“零跑腿”。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真正解决问题。”此后,江婷又牵头开展了《提高拆回载波采集器再用率》和《提高电量日均采集成功率》两项课题研究,成功解决了载波采集器利旧、表计时钟异常等问题,并拿下浙江省QC成果发布一等奖。
受访者供图
一路乘风破浪,这个很拼的“小江姑娘”,渐渐成了同事们打心底里佩服的“小江师傅”。
“既然叫师傅了,我觉得就得有个师傅的样子。”公司里,以衢州古迹“水亭门”谐音结合江婷名字命名的“水婷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继续锚定技能提升和技术创新两个方向。
“以前单兵作战,现在要带着年轻人把智慧火花汇聚成创新火焰。”一个人赶路或许能走得很快,但江婷深知,团队同行才能走得更远。她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化为团队动能,带出更多一线技术好手,“我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学到真东西、练出真本事。”
截至目前,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已完成各类创新项目十余项,取得专利授权35项,培育了一批省部级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和中高级技术人员。去年,工作室还获评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工作室。
如今,江婷正在带领团队备战2025年中电联装表接电竞赛。她说,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既是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常态,也是使命所在。“我要做的事,就是脚踏实地地钻研,认认真真把活干好。”
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