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你在南海大沥躺“坪”了吗?
5月1日,作为“2025玩转南海六十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大沥镇首届CITY CAMPING城市露营文化节在镇内多个公园、营地联动举办,每个场域人气满满。“五一”期间线下市民游客超8万人次,拉动餐饮娱乐住宿消费超500万元。
“五一”假期,不少市民和游客选择在大沥露营休闲。
这场以“露营+”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事件,不仅标志着大沥镇文旅融合进入新阶段,更折射出这座传统产业重镇向人文经济高地跃升的深层逻辑。透过露营帐篷的帘幕,一个以文化赋能城市、以创新激活资源的“大沥模式”正清晰浮现。
产业焕新:商贸重镇精心打造“人文磁场”
据统计,在“五一”期间,TIC艺术营地人流量约1万人次,营业额达200万元,同比增长200%;九龙欢乐PARK(含北岸音乐会)超6万人次,其中假期第一天人流高达2万人次;灯湖PARK、颜夕营地、黎明城市、南海星空PARK等也同样每天座无虚席。
市民在TIC艺术营地里面露营。
在大沥镇的转型蓝图中,文旅产业早已突破传统边界,成为重构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支点。通过引进文化创意、文旅开发企业,大沥在今年初就推动11个文旅项目集中落地,形成涵盖艺术地标、消费场景、品牌活动的多维矩阵。
在灯湖中轴建设上,大沥拥抱千灯湖城市中轴北延过河的机遇,积极推动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发展,极大地撬动了全镇的整体发展。目前,灯湖中轴大沥段沿线已形成“艺术+商业+生态”的标杆集群。南海艺术中心、保利天瓒·全景艺术示范区、TIC艺术中心等文化地标拔地而起;九龙欢乐PARK、鹿尔花园大湾区首店、灯湖PARK、佛山不夜岛等消费项目接连落地,将共同构建起“日游艺术、夜享经济”的全时段体验。
“佛山不夜岛”水上秀场效果图 。
大沥正将工业时代的硬核实力转化为人文经济的软性支撑。鹿尔花园大湾区首店的落地便是例证——这个以“花与鹿”为主题的微度假目的地,通过亲子游乐、露营休闲等业态,预计年接待25万至30万人次,将工业园区周边的“沉默空间”转化为高频消费场景。
大沥的文旅创新经验,印证了一个深刻的命题:在城市化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唯有以文化重构空间价值、以协同打破区域壁垒、以创新激活产业生态,才能实现从 “地理中心” 到 “价值中心”的跃升。
颜夕营地。
未来,大沥将以灯湖中轴北延段为核心,深化产城融合。通过培育“主理人经济”“甜蜜经济”“美丽经济”等新业态,这座城市正从单一的产业集群向复合型人文磁场蜕变——大沥不仅要把自己变得更宜业,还要更宜居、更宜玩,成为湾区青年的“理想生活实验场”。
场景创新:微度假撬动消费经济新杠杆
城市露营文化节的火爆,印证了大沥“微文旅”模式的精准发力。活动期间,TIC时代创客小镇与九龙欢乐Park化身沉浸式体验场域:灯湖中轴音乐季北岸音乐会成为“城市青年情绪疗愈站”,氢能两轮车等科技产品与美食市集交织成“露营+”生态链。
北岸音乐会成为“城市青年情绪疗愈站”。
一组数据能证明这种“火爆”:“五一”期间,全镇大型商业体客流量约120万人,同比增长11.7%,销售额约0.6亿元,同比增长5%;全镇在售楼盘共认购60套房产,总认购额超4亿元,其中在露营文化节主会场的“时代全球创客小镇”单日吸引来访客人上百组,总认购额约1亿元。
这种“以节兴市”的打法,本质是构建“全天候、全场景”的人文消费矩阵,其背后是模式的革新。
“五一”期间,全镇大型商业体客流量增长明显。
大沥镇打造的“三周”微文旅新模式——聚焦周围群众、周末消费、周边产品,精准切中都市人群的短途度假需求。房企借势推出购房优惠,车企将露营场景融入产品展示,青年主理人小店通过市集经济获得流量入口,连氢能产业也找到应用场景。这种“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活力无限”的跨界融合,让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更值得期待的是城市品质的持续升级。根据规划,大沥将沿滨水空间打造更多“可露营、可消费、可打卡”的公园绿地,加速推进鹿尔花园、佛山不夜岛、灯湖PARK等标杆项目。当“近享诗意生活”成为市民的日常,这座城市的人文经济生态将完成从“活动驱动”到“场景驱动”的质变。
大沥打造“全天候、全场景”的人文消费矩阵。
IP孵化:城市文化赋能发展长效动能
当音乐季遇上城市更新,大沥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IP孵化路径。历经三年深耕的灯湖中轴音乐季,已从单一活动演变为“城市共生体”。
2025年,该品牌推出“北岸音乐会”计划,每周招募音乐主理人共创内容,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共创”模式,将音乐现场延伸至商圈、社区乃至工业园区。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节后经济生态圈”的构建——通过每周主题音乐派对,将短期流量沉淀为长期消费动能。
这种IP化运作正在重塑城市气质。从稻田音乐节连年出圈,到内衣秀与时尚产业深度绑定,大沥让文化活动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大沥镇副镇长高韵翔介绍,接下来,大沥将用三个“聚力”推动人文经济发展:一是聚力深化产城融合;二是聚力提升城市品质;三是聚力打造“青春大沥”品牌。
聚焦微文旅,大沥让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可见,这座城市正将目光投向更年轻的群体:依托TIC艺术营地、九龙欢乐PARK等青年主理人阵地,持续孵化“露营+市集”“露营+音乐”等多元场景,同步启动的五四青春活“沥”周,也正为青年创业者搭建起扎根成长的舞台。
从首届城市露营文化节的帐篷出发,大沥镇正以人文经济为笔,绘制“中心大沥”的新图景。通过精准的场景植入、巧妙的资源整合、持续的IP孵化,让文化成为城市生长的内在驱动力。
当产业强镇遇见人文经济,一场静水深流的转型实验,正在灯湖中轴书写新的可能——未来的大沥,不仅有潜力无限的发展前景,更会有诗意无限的身心栖居,为南海建设人文经济引领区贡献更多“大沥经验”。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翠贞 通讯员 李翠姗 梁鸿兴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